近日,177Lu-Pluvicto正式获批上市,代表着中国核素治疗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,借着这个机会,本文和大家分享一个177Lu-PSMA核素治疗相关的疗效评估方式:RECIP1.0。其相较于前列腺癌治疗常规的评估方式,如RECIST1.1与PCWG3,有着明显的不同。
随着分子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,PET/CT(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/计算机断层扫描)以其独特的代谢成像优势,为肿瘤疗效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。在此背景下,PERCIST(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Response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,实体瘤PET疗效评价标准)应运而生,成为肿瘤疗效评价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。本文将对PERCIST评估方法与标准进行全面解析。
在核医学靶向治疗领域,钇-90(90Y)和镥-177(177Lu)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治疗性核素,被誉为抗击癌症的“核弹头”。这两种核素各有特点,适用于不同情况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它们的区别和应用场景。
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,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(AD)和帕金森病(PD)的发病率持续攀升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数据显示,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已成为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,占比超过80%。中国国家卫健委报告也指出,心脑血管疾病、癌症、阿尔茨海默病等是老年人主要死因,其中AD患者人数已居世界首位。
当手术刀遭遇深部肿瘤的禁区,当传统放疗的无差别轰炸伤及无辜组织,当化疗药物在全身循环中引发连锁风暴——人类对抗癌症的征途上,精准始终是难以企及的圣杯。然而,一种融合了核物理尖端智慧与生物靶向精妙设计的疗法——硼中子俘获治疗(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, BNCT),正以“细胞级核导弹”的姿态,为突破这一困局带来革命性的曙光。
近期,Telix Pharmaceuticals Limited宣布,其针对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(FAP)的治疗候选药物TLX400(177Lu-DOTAGA.Glu.(FAPi))临床试验结果已发表于美国甲状腺协会的官方期刊《Thyroid Journal》。该候选药物在侵袭性放射性碘抵抗(RAI-R)甲状腺癌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TLX400的临床试验结果已有详细解释和分析,本文将重心置于TLX400的安全性,将回顾性朔源TLX400及其二聚体177Lu-DOTAGA.(SA.FAPi)2的生物体分布和辐射剂量。